Sitemap

掌握內在平靜:高我與小我的修行之路(1)

在面對欲望與挑戰時,如何實現心靈的和諧與穩定?

May 7, 2025

許多讀者向我們詢問,如何調和我們內在不斷對抗的欲望,實現心靈的平靜?這無疑是每位真誠神秘學學生的追求。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達到內在平靜容易嗎?不,絕對不容易,這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事情之一。如果這麼簡單,每個人都會是心靈平和且快樂的,我們也就不必撰寫這樣的文章,你也不必閱讀。內在平靜需要一生的努力。只有當高我能夠控制住小我時,這場修行才會停止。即便如此,神秘學的學生也必須時刻提防內心自我沉迷以及外在負面影響。如果你不熟悉「高我」和「小我」的概念,我們建議你先閱讀我們的神秘學課程文章《通往光明之路》,其中清楚解釋了這些術語的涵義。

在米紹博士 (J Michaud PhD) 的《魯魯的尋求》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

『獲得智慧就像站在利劍的邊緣一樣困難。』

這些話說得多麼貼切啊!雖然高我可以選擇與光明接觸,但小我無能為力的,它需要更好的另一半幫助。若小我缺乏這樣的指引的話,當它面對塵世生活的艱難考驗、或當高我的精神志向與它的物質慾望和野心發生衝突時,它幾乎不可能保持冷靜、堅定和正面。所有的真正的老師和聖人都認為,只有嚴格控制身體、感官和小我,才能獲得內在的平靜。

讓我們回到這段文字的開頭引言。想像你是一位嘗試在利劍邊緣保持平衡的人。試著用心靈之眼看清這一切。思考這意味著什麼,不僅要保持平衡,還要在利劍邊緣行走時保持穩定。這樣的壯舉需要多種技能和素質,對於神秘學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耐心是其中之一,堅持是另一個。信心也是極為關鍵的素質,因為若缺乏對自己和神的信心,我們肯定會從利劍上跌落。此外,還需要其他素質,比如思考!對於所有的文章,你都應該如此,因為它們所包含的內容遠比你第一次或第十次閱讀時所能理解的更為豐富。

鐘擺是我們熟悉的平衡例子之一。若無其存在,時鐘將無法運作。鐘擺繞著一個固定的中心點擺動,這個中心點限制了它在各個方向上的運動。這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指引我們如何平衡兩者截然不同的需求和願望。我們的固定點應該是對自己神聖靈魂的信念和信任,不論我們將其視為在天上的父親或是內在的大師;他總是守護著我們。只要我們聆聽他的智慧和慈愛引導(常被稱為「內在靜止、微小的聲音」),我們就能限制個人鐘擺的擺動,在思想和行動中找到平衡。

小我主要關注在於維護身體及其中所含的一切,它有時候管理得並不良好,並且相當貪婪。它的需求和志向緊緊地黏附在物質層面上,對於高尚的精神真理毫無概念,也沒有學習的渴望。它就像一種動物,單純而簡樸,具有動物的本能和慾望,僅比聰明的狗或貓稍微進步一些。有些人展現出比動物更高的智慧,這完全歸因於高我存在;因為除了人類之外,其他動物都沒有高我。然而,在大多數人身上,小我基本上無法認知高我的存在;因此,儘管我們可能在他們身上發現龐大的智能力量,但這些力量受制於小我,用來追求其物質目標和慾望。只有在較為進化的人類中,我們才能找到一些宗教情感或精神志向的證據,無論這些證據多麼原始或暫時性。

但是,一旦「小我」和「高我」有了某種接觸,且我們對精神知識和解脫的渴望已經完全真正地覺醒時,兩個自我之間的鬥爭便展開了。小我會拼命阻止任何真知和智慧進入其領域,以免減少過去的樂趣和慾望。閱讀這篇文章的一些人可能會微笑,因為每位真正尋求真理的人都曾經歷過這場鬥爭。正如前文所述,這場鬥爭永不休止,直到其中一方佔上風。若「高我」勝出,內在和諧將建立,讓每個自我追求其應盡的責任,順應其本性,不受對方過度干涉。若「小我」勝出,另一方的「天使」將墮入地獄。你可以在米紹博士的《幻想交響曲》中讀到那些背棄光明、擁抱黑暗的人的可怕命運。

當兩個自我各自爭取主導權時,我們會經歷許多不同階段。在一個極端,有些人會深陷宗教狂熱,輕視自己的身體,不遺餘力地試圖「控制」它,沉迷於各種苦行修練,希冀達到所謂的「開悟」。另一個極端則是享樂主義者,他們極度放縱於各種低級慾望,危害自身健康,只在乎滿足自私、物質慾望,排斥其他志向。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我們會發現各種可能的「搖擺」,或左或右,或物質或精神的組合,來回擺盪。小我很容易對更高層次的事物感到猶豫或憤怒,這在最好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失衡,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引發狂熱。我們必須時刻警惕即使是最微小的狂熱、憤怒、恐懼、傲慢或仇恨,因為這些都是小我極力爆發的明顯跡象。

深入寂靜

在《博伽梵歌》裡,我們可以讀到這樣的一段話:

『當所有慾望平息,心靈收斂內在,將分散的感官聚焦在回憶的和諧中;接著,以理智與決心相輔,引導尋求者靜靜地將心靈帶入精神之境,使所有思緒安寧。每當心靈不穩定、偏離精神時,永遠將其引導回歸。』

這些簡潔的話語描述了如何運用智慧獲得內在寧靜的過程。它們也描繪了冥想的正確方式,這正是我們在《學習與冥想》一文中所推薦的簡單練習,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我們發現,所有永恆真理的導師都反覆提出相同的建議,然而大多數人對智慧之音充耳不聞,無論是「內在微小的聲音」,抑或聖賢的神聖啟示,正如我們在鮮為人知的《佛之書》中所發現的。的:

『確實,你的五扇窗戶就是你靈魂的五種感官。那些將窗戶緊閉,拒絕接受這世界之光的人,將只看見他們內在的光芒。然而,那些將窗戶向著整個世界大敞開的人,卻可能坐在黑暗中,無法讓他的靈魂發出任何內在的光輝。』

雖然一個人可以閉上眼睛的「窗戶」,但其他感官只能透過靜默來「關閉」,這在現代社會中確實不容易,但如果我們真心願意,是可以做到的。每位神秘學的學生,無論多忙,都能在一天中抽出十分鐘來冥想。你可以在家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遠離家人、朋友或隔壁練小提琴的鄰居;如果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可以去城市的公園,或者如果住在鄉間,可以在樹林或草原中找一處幽靜之地。下雨時,記得帶把傘!

我們也可以融入大自然的懷抱,細細觀察一朵花、一棵樹的美妙與和諧,欣賞璀璨的日出日落,或者沉醉於我們各自認為真正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的景物中,進入寧靜之境。造訪宏偉的博物館和藝廊,站立或坐在展覽品或畫作前,靜靜地沈思,讓喜悅、寧靜和光芒充滿我們心間。

沉默的力量在大自然這部至高無上的智慧之書中,得到了最好的闡釋。想像一下熱帶風暴中旋轉的巨大力量。這股力量在許多方面都與我們周遭不斷湧現的激情和慾望相似。然而,在這狂風暴雨的中心,我們卻能找到絕對的寧靜和平和。這對你有何啟示呢?我們期望如此。因為在那個中心,我們發現了一股強大的存在,除了訓練有素的靈視者,其他人無法看見;這存在完全掌控著周遭能量的運轉。若你遵循本文所提建議,你將能夠學會掌控、引導和控制自身的慾望和激情。

掌握你的小我。

一種學會控制內在激情和慾望的方法是超越自我,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細緻審視自身的思維和行為,從永恆的視角看待生活。只要你允許,高我就能這麼做!這樣,你將能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先前讓你痛苦、擔憂、恐懼或憤怒的情況和人物,許多生活中的瑣事將不再困擾你。

當未來遭遇困難、煩惱或考驗時,誠實地問自己:『五年後,或十年後,這對我來說重要嗎?』在大多數情況下,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還為何焦慮?聖經中有云:「一日的難處一日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許多人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極度不平衡,卻提前感受到災難和失望的陰影。在這過程中,他們無謂地擔憂那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並以負面心態主動助長這些可能性。

讓我們來探討一些常見的個人慾望,看看它們可能帶來什麼後果,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控制它們。我們從野心開始,這常被視為一種美德,但真的嗎?關鍵在於野心引領我們走向何方,以及我們允許它在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中扮演何種角色。我們熟知許多優秀的男女,他們為了建立龐大事業而努力奮鬥;若能將部分時間與精力投入於更高層次的生活,而非追求財富、名望和榮耀,或許將有助於他們在精神上的成長。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讀到:「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馬太福音22:21)。這不就是在告誡我們保持平衡嗎?無論如何,你應該追求事業或職業,為自己和家人提供生活必需品,同時也要留出時間進行精神探求和冥想。關心那些不如你幸運的人,竭盡所能地給予他們幫助和安慰。透過這樣的方式,你將以智慧、知識和善行在天上積聚財富,這種財富將伴隨你跨越生命的輪迴;相較之下,塵世間的「財富」,無論其形式如何,都將不可避免地如聖經所言「生鏽腐爛」。

去閱讀《聖經》中的《箴言》,汲取其中的智慧建議。這些記載著永恆真理的智者並非隱居在潮濕洞穴中、以堅果和果實為食的苦行僧,而是腳踏實地的人,透過他們的痛苦個人經歷來洞悉世界。無論何時何地,閱讀《聖經》以及其他對你極具吸引力的神聖經文都是重要的。這些書籍充滿正確而實用的智慧,只要你能識別並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和思考中。

我們多數人都明白抓癢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這同樣適用於任何慾望,它的滋長與我們所給予的關注成正比。雖然這看似理所當然,但你是否曾有意識、持續地試圖引導你的思維遠離慾望呢?很可能並非如此。若能學會這樣做,你將發現許多慾望失去了對你的控制,這將是控制自我之首要一步。我們能將同樣的思想控制應用於思維的各個層面。有句美國諺語說:「停五秒鐘。」,意指在開口說話或從事可能傷害自己的行為前,我們應該停下來思考。這與之前所提及的,超越自我、嚴格審視我們的慾望和志向息息相關。

那麼,那些許多人無法或不願意控制的、較為負面的特質,如憤怒、仇恨、驕傲、嫉妒和淫欲等,又該如何解釋呢?有人明言,若我們能在不犯罪的前提下表達憤怒,那麼,除了對罪行之外,我們就無需對任何事情感到憤怒。換言之,對於他人的虐待、剝削或壓迫,或任何形式的不公和殘忍,感到憤慨都是合理的。然而,鄰居選擇在你的車道對面停車,或有人在你背後虐待你,則不值得生氣。如果你因遭受虐待而感到憤怒,這無疑是一個明確的跡象,顯示出你在某種程度上認同了那些詆毀你的人的看法。我們無法在他人身上發現自己所不具備的特質。對於侮辱,我們應保持冷漠;對於讚美,則應持批判態度。你的對手越是高聲喧嚷,他的自信就越缺乏;因為喧鬧總是無能和膽怯的象徵。

下一篇 : 掌握內在平靜:高我與小我的修行之路(2)

--

--

神秘學講堂
神秘學講堂

Written by 神秘學講堂

開啟千倍寬廣的視野,無數文章帶你深入探討宗教、神秘學、符號學、冥想、魔法、鍊金術、埃及古文明、天堂與神祕存在等領域!✨ 立即追蹤,發現隱藏在世界背後的真知,展開你的靈性旅程! 👉 個人網站:occultschool.org

No responses yet